上一篇我们说到肌钙蛋白I(CTnI),肌红蛋白(Myo)和肌酸激酶同工酶(CKMB)这三个指标是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重要标志物,对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、严重程度评估或治疗监测,非缺血性心脏疾病心肌损伤评估(如心力衰竭、主动脉夹层、肥厚性心肌病、心肌炎或心内膜炎/心包炎、外伤所致心脏挫伤等),以及非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损伤评估(如肺栓塞、脓毒血症、大面积烧伤、危重疾病等)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,主要应用在急诊科(胸痛中心)、心内科、心外科、呼吸科、ICU等。
这一次,我们讲解的心脏标志物为B型钠尿肽(BNP),氨基末端脑利钠肽(NT-proBNP)和D-二聚体(D-Dimer)。
B型钠尿肽(BNP)&氨基末端脑利钠肽(NT-proBNP)
钠尿肽是反映心肌容量负荷最经典的标志物,反映室壁压力变化情况。BNP和NT-proBNP是目前在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,有助于急慢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、危险分层、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,还有助于发现早期心衰患者、筛查心衰高危人群。
BNP/NT-proBNP还可用于肺动脉高压、肺栓塞、冠心病及慢性肾病等患者的预后评估,亦用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及肿瘤患者化疗前的心血管风险评估,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。
临床应用:
心力衰竭的筛查、诊断和鉴别诊断、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
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
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
出院前的钠尿肽检测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
心肌梗死、急性肺栓塞、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心功能受损及预后评估
应用科室:
心内科、急诊科、ICU、呼吸科等
D-二聚体
D-二聚体的生成能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,被认为是血栓前或高凝状态的敏感标志物之一。
D-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在血栓开始形成后的2个小时左右便可检测到,且生成的D-二聚体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7-8h左右,便于检测到的同时也不会失去监测意义,与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的匹配度。《"D-二聚体检测”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》指出D-Dimer对急诊科常见的血栓性疾病(急性肺栓塞、深静脉血栓形成)、血管性疾病(急性主动脉夹层、腹主动脉瘤破裂)、脓毒症、急性冠脉综合症等疾病的筛查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临床应用:
APTE和DVT的筛查与辅助诊断主动脉夹层、急性冠脉综合症、DIC等疾病的辅助诊断
外伤、手术、感染、肿瘤患者和长期卧床、孕妇等人群的血栓风险评估
呼吸困难患者查因
应用科室
急诊科、内科(呼吸科、心血管科、血液科等)、ICU、外科(骨外、普外、胸外等)
创芯生物微流控荧光免疫试剂盒
创芯生物自主研发的心肌系列检测试剂盒,基于荧光免疫方法学,在微流控平台上操作。样本可以是血清,血浆,或者是全血,样本会沿着精密微流道流动,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反应,荧光物质可规则有序结合在微柱上,保证信号释放的一致性,实现通道内定时、定量的免疫反应,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。